
人物履历
代表作品
主要成就
1.几何大地测量方面 执笔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椭球体大地测量学的教科书;导出了远中距离大地主题正反直接解算公式;导出了二轴和三轴椭球大地坐标与空间三维直角坐标的直接解算公式;推导了全球“1980大地参考系”的全套参数公式,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于1980年通过决议采用至今。 2.地球动力学方面 主持1975年、1992年和1998年珠穆朗玛峰高程及其相邻地区地壳运动、重力场、气象参数、折光因子的计算工作。得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程、大地水准差距,该地区地壳运动速率及其在板块边沿地带的运动特征,指出了存在冲撞挤压力的不均衡现象及其和我国地震活跃周期机制可能的联系。此外在地球自转和地球内部物理构造的机制方面进行了研究,出版了两本专著。 3.卫星大地测量方面 主持推算和提供我国首次地心坐标转换参数,其中1976年成果已由国家测绘局批准转发全国使用;曾对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卫星多普勒定位进行深入研究,出版了相应的中外文专著。为削弱美国sA和AS政策对GPS定位等方面的影响,主持有关研究课题,提出分布式GPS广域差分技术并进行了实际试验,为提高我国GPS实时动态定位精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4.对建立和完善我国测绘基准作了大量技术指导工作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三维地心坐标基准、消除一等水准测量系统误差、重力测量基准、经度基准、航测检定场、长度野外检定基线等。
个人荣耀
陈俊勇院士的研究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次、二等奖四次,国家和部委级优秀科技图书一、二等奖各一次,何梁何利科技奖。发表专著10部,论文170余篇。 陈俊勇同志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博士生导师。是全国政协第七、八、九届委员。由于他在测绘科学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199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5年被评为武汉大学第四届杰出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