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履历
男(1931-),汉族,1986年1月至1995年8月出任南开大学校长。著名光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光学仪器博士生导师。1931年生于辽宁锦西,1949年考入北洋大学物理系(现天津大学),后经院系调整调入南开大学,195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曾任南开大学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和现代光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科学院应用光学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计量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大学国际联合会常务理事、国际光学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等职;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任校长期间,在保持和发扬南开传统优势和特色的同时,强调遵循教育自身规律,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校整体水平和办学效益,提出“社会主义为方向,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化改革为途径,提高质量为目的”的工作思路,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各项事业有较大发展,为使南开大学接近和达到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母国光教授长期从事光学和应用光学的科研和教学,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取得重大成果10余项,主要代表著作《光学》。他的白光光学处理、光学模式识别、彩色胶片的档案存贮、黑白片作彩色摄影、假彩色编码及光学神经网络等研究得到国家级奖多项和国际光学界的普遍承认。
1988年获日本国立命馆大学名誉理学博士,1990年和1991年先后当选为美国光学工程学会的Fellow,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授予母国光教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代表作品
主要成就
个人荣耀
母国光先后获得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日本国立命馆荣誉理学博士,国家发明二等奖、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先进工作者,光华科技一等奖,美国光学学会(OSA),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和中华光电学会(PSCA)的Fellow,以及199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获发明专利2项,发表著作6部,学术论文150多篇,并培养出30多名博士生和50多名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