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僖

徐僖,1921年1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在兄弟4人中,排行第四。父亲学徒出身,靠勤劳起家。母亲心地善良。徐僖继承了父亲奋发倔强的个性,自幼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又继承了母亲善良的美德,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充满同情。1933年徐僖离家到上海,寄居姐姐家。姐夫张祖培曾是“五·卅”惨案时期圣约翰大学反帝斗争的一位学生领袖,满怀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义感,给予他很大的影响。1937年徐僖初中毕业后从上海回到南京,就读金陵大学附属中学。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前3天随父母逃难到四川,就读于内迁到四川万县的金陵大学附属中学。1938年夏徐僖考入重庆南开中学,1940年夏毕业,考入当时内迁贵州的浙江大学化工系。南开中学“允公允能”和浙江大学“求是”的校训,教育徐僖无私无我,苦干实干,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使他在青年时代就具有这些鲜明的个性。
人物履历
1921年1月16日 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40-1944年 浙江大学化工系学习,获工学士学位。
1945年 任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助教。
1946-1947年 任上海光华大学化学系讲师。
1947-1948年 美国李海大学化学化工系学习,获科学硕士学位。
1947-1949年 任中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会研究员。
1950-1953年 任重庆大学化工系副教授,1953年兼任重庆棓酸塑料厂副厂长、总工程师。
1954年起 历任:四川化工学院、成都工学院教授;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教授、副校长、高分子材料系主任、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非金属材料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机高分子材料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第35届副理事长;第三、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及《油田化学》等期刊主编。
代表作品
--
主要成就
--
个人荣耀
--